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于2016年在原研究创新实验室的基础上创建,启动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部分资助,拟建设成为我校基础医学科学研究基地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、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医学学术交流平台。
研究中心现有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,包括分子生物学研究室、形态学研究室、电生理学研究室、行为学研究室、细胞和细菌培养室、动物房、学术报告厅等多个功能区。中心设施完善,包括荧光定量PCR仪、多功能全自动酶标仪、核酸/蛋白凝胶图像分析系统、高速冷冻离心机、倒置荧光显微镜、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、Leica全自动冰冻切片机、脑片/全细胞膜片钳、细胞培养系统等仪器设备,基本满足科研需要。
研究中心现有科研人员27人,其中博士20人,硕士7人。研究方向包括:①离子通道与神经系统疾病,采用“分子-机制-疾病-药物”研究途径,揭示离子通道在疼痛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;②神经肿瘤,研究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抗肿瘤新药研发;③环境-免疫与神经系统疾病,揭示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损伤及诱导相关疾病的分子毒理学机制。研究中心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、省部级项目10项、市厅级项目40余项,研究经费累计1000余万;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,其中SCI收录50余篇;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。
研究中心采用“开放、流动、联合、攻关”的运行机制,实行科研团队负责人责任制和学术交流周会制,继续弘扬“传帮带、教学研”优良传统,始终坚持“问题导向、学科融合、抱团攻关、特色研究”科研精神,努力攀登科研新高峰。